「明明很努力,卻得不到回報」「為什麼我努力這麼久了,薪水依舊只有這麼一丁點,好像永遠都跟加薪、升遷無緣」看著日漸繁忙的工作,好像愈來愈沒有休息的空檔,許多工作者可能會時不時浮現這樣的心情,甚至成為一直揮之不去的煩惱。
《努力得不到回報的理由》一書作者心屋仁之助其實在成為心理諮商師前,在一間物流公司當了19年的平凡上班族,談起那時候的打拼生活,他坦承,「我拚了命地工作,從早到晚就是工作、工作,但儘管都那麼努力了,卻一點都不幸福。」在公司,和部屬、同事的關係緊繃,在家裡,和家人又不和睦。 當意識到自己的勤奮努力,竟然讓自己一無所穫時,他開始學習心理治療,這才發現過去的自己,正是因為太過努力,對自己過於苛刻,使得自己時時處於過於緊繃的狀態,才會覺得做什麼都好累、好不值得,也感受不到幸福。 學知識是不是越多越好?這個問題並不好回答。不過,我覺得有一個熱門詞和這個問題密切相關,就是:「斜槓青年」。
「斜槓」這個詞來自英文「slash」,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瑪希.艾波赫撰寫的書籍《One Person/Multiple Careers》中提出的概念,意思是擁有多重職業和身分的多元生活的人群,他們可能有份朝九晚五的工作,而在工作之餘會利用才藝優勢做一些喜歡的事情,並獲得額外收入。 成為斜槓青年,意味著「自己有能力賺多份錢」,所以這個身分特別受剛入職場的年輕人青睞。可是,怎麼樣才能成為一個斜槓青年呢? 曾有網友就魅力問過我:開復老師,我平時很難與人結交成爲朋友,我覺得這是因爲我沒有個人魅力。我想改變這種狀況,請問我要怎麼做才能成爲一個更有魅力的人?
早上起床,收到一封讀者的信,所以今天想談談工作與生活,還有熱情、才能與使命的差別,希望透過這裡的重新定義,大家可以對自己有更高的掌握度。
除了升遷加薪,人生藏著非常多的可能性,但如果突然問你工作以外的人生目標,可能會一臉茫然:「想不出那麼多想做的事耶?」或「想那麼多做什麼?反正又做不到!」
日本 GMO 集團創辦人熊谷正壽,建議可以自問自答:「如果明天就離開人世,今天你想做什麼?」「如果人生重來一遍,你想做什麼?」或是盡量跟自己羨慕的人往來,一定也可以從對方身上發覺自己嚮往的部分。 接著,把現在擁有的時間、金錢和能力都拋到一邊,不要被「可是……」「如果當初……」的想法限制,重新想像理想的人生。這樣一定會蹦出十幾個夢想,如「出國留學」「用英語跟外國人聊天」等。 文章轉載至:inmywordz.com/archives/219 「我沒有夢想該怎麼辦?」
這個問題讓我想到網友們常分享在臉書粉絲團的一張圖,那是喜劇大師周星馳的電影截圖,他瞪大了雙眼,攤著手道:「做人如果沒有夢想,跟鹹魚有什麼差別?」 此文轉載至:www.thenewslens.com/article/6993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別人眼裡,你的夢想或許看似微不足道,不要害怕心中的念頭,如果是夢想就勇敢去做。夢想,有時候不是看到了才相信,而是相信了才看到。 文章轉載至: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1974
成功無法複製,但錯誤可以學習。即使當下無法挽回的大錯,也是認清弱點、扭轉方向的起點。《人生本來就塗塗改改 》集結25個各領域典範女性的坦白分享,看到從錯誤成長、繼續前進的方法。 此文轉載至:http://toments.com/61633/ 不要輕易暴露內心脆弱,學會承受應該擔當的一切;
不要輕易述說生活的狼狽,學會面對雜亂無序的現實; 不輕易虛度每一天的光陰,因為那都是你餘生中的第一天; 不要輕易向世界妥協,它讓你哭,你要在堅持中讓自己笑。 只要我們能承擔、不逃避、會珍惜、心堅強,人生就不會太蒼白。 |
AuthorHelen P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