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相信:能夠在這個世界上獨領風騷的人,必定是專心致志於一事的人
專心致志繡好一朵花
我們每個人,都在追趕著生活的浪花,為自己編織著各種美好的圖畫。然而要想走上成功之路,還是必須依靠堅實的腳步。人們常說:「要想學得驚人藝,專心、虛心加恆心。」、「不怕事難為,就怕心不專;只要人有恆,萬事都能成。」對於成長中的人來說,從小培養『專一』和『有恆』甚為重要,因為它關係到一個人今後的長遠發展和事業的成功。
這個故事的意義,在於叫人專心致志地做一件事。
集中注意力是一種能力,它可以將思維與行動集中在某一特定目標上。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在工作量日益增加,和資訊發達的今天,已成為成功的必備條件之一。我們可以將集中注意力想像成利用放大鏡將陽光集中到一張白紙上,透過鏡片將散射的光線能量集中起來,並且聚成一點——能量強大的一個中心點,迅速地讓白紙燃燒起來。
從這段自述中,可以看到,教授的毅力是多麼的頑強,其傾心治學的精神,又是多麼專注。一個人倘若不具備專心致志和持之以恆的意志,那麼在學習、工作、和事業上是斷然無法成就的。
孟子就十分重視學習的專心致志,反對三心兩意。他以學習下棋為例:下圍棋雖然是項小技術,但如不一心一意地學,也是學不會的。弈秋是著名的棋手,如果讓他教授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人很專心地聽從弈秋的指導,而另一個人表面上似乎在聽,但心裡卻在想,快又一隻天鵝飛來了,得拿起弓箭去射它。那麼,後者的學習必定不如前者。這是因為後者不如前者聰明嗎?當然不是,關鍵在於後者的不專心。
這件事說明了學習上的差異並非取決於一個人天資的高低,而在於他是否能夠專注。一個人若不能專心致志,思想容易被其他事物牽引,這就意味著他的智力容易被削弱、被分散,甚至被抵消。可見,兩頭尖的針不能縫衣,三心二意的人一事無成。
孟子還認為:為學必須『持之以恆』反對『一曝十寒』。他以掘井為例:「假如掘到六、七丈深還不見泉水,就停止挖掘了,那麼,那口井仍舊只是一口廢井。」學習或做事如果虎頭蛇尾,不能堅持到底,必定會是功虧一簣。有為者必有恆心,不獲成功決不罷休,而無恆心者往往半途而廢,只能落得個前功盡棄。總之,『心專才能繡得花,有恆才能織得麻。』做任何事情都必須『專心致志』,必須『持之以恆』,才能成就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