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我明年就要畢業了,但我並不想從事目前的相關工作,
想在別的領域試試看。我知道現在工作不好找,也做好受到挫折的準備。
今天我看到一個文章說,社會新鮮人剛畢業沒有經驗,也還不確定自己要做什麼工作,
但是只要能從當中累積經驗,讓自己未來具有實力來談條件,忍一下惡劣環境是沒關係的,這點我認同。
可是,我要怎麼給自己時間去摸索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呢?是一個月?三個月?還是幾年呢?
如果是以年計算,那我又有多少年讓我這樣去摸索跟花費呢?我應該要怎麼拿捏呢?」
律師回覆
這位同學,我想回答你三個問題而已,你的盲點在於,「你的大學生涯,跟你的想要從事的工作,並不相關。」
你的錯誤在於,「只要忍耐,以後終究會有談條件的一天。」你的未知在於,「你要給自己多少時間找出正確的路。」
對於我而言,這三個問題都遇過或想過。我在大學時念財稅系、碩士與博士是政治系,但是後來我從事律師工作。
以前我曾經嘗試接受我不喜歡的工作,但是發現忍耐不會讓事情更好。而我的人生道路,也一直在變換車道。
容我給你一些建議作為參考。
1.科系,是一種思維方式
如果在大學就知道自己對於這種思維方式沒興趣,盡快要轉系,你這四年才不會白白度過。
如果覺得轉系成本太高,也要把這個科系的思維模式學會。每一個科系,都有你值得學習的邏輯方法。
2.從事的工作,即便跟大學科系不一樣,也可以把這門思維帶進工作中
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不要浪費大學時代所學習的一切,這就是所謂的科際整合。
例如,你現在從事金融業,但以前就讀的科系是哲學,一樣可以運用哲學的思維邏輯在投資上。
不相信?曾經擊垮英格蘭銀行的商人索羅斯就是一個例子。
3.現在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知識,所以別認為科系會阻礙你找工作
重點在於,你能不能提出熱情與能力,讓老闆相信你有這個本事進入這個行業,
反正你是新鮮人,現在的老闆大概也不會認為,不同科系真的會有很大的差異,其實都是從頭學起。
4.你會有一種認知,新鮮人,就是少拿薪水來換經驗,
我會建議是拿相符的薪水「並且」增加經驗。
你要問自己,能為公司提供多少產值?除以十以後,大概就是你應該得的薪水。
你不應該拿少,要有自信拿應該有的。經驗,本來就是工作的時候就會有,不需要用低薪來交換。
5.被剝削,就應該反抗,不應該忍耐。
你明明就有付出,為什麼要忍受低時薪、高工時、沒勞健保,只為了期待一個不可知的未來?
你以為老闆真的會教你東西?不一定,大多數時候,你得自己學著活下來。
老闆開公司,不是為了讓你成長,而是為了讓股東賺錢,不要有忍耐就會出頭天的心態。
6.所謂的「有實力」,是指解決問題的能力。
你能解決別人的問題,就可以賺到錢。這些不一定來自於技術,而是來自於人情世故,
這需要一些時間去沈澱,你可以透過觀察別人的互動,以及磨練自己的個性,讓這部分更好。
7.沒有正確的路,正確,就是適合你自己的方向。
所以不要認為某些工作或科系一定賺錢,網路時代的變化,其實快到你想不到。
你這一生,會不斷的更換工作,所以請多培養自己的多項求生能力,而且這些能力必須是適合你個性的能力。
8.「每天作一件自己討厭的事情,就會不害怕了。」這是一句害死你的格言。
你怕鬼,難道每天都去墳墓堆睡覺,就會變成鍾馗?你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因為這樣才能進步得快。
你明明就討厭數字,卻每天逼迫自己學財務,到底是自虐還是想不開?
9.要花多少時間?
我坦白說,並不知道。但是我可以明白的告訴你,就像是你在找對象一樣,
當有天看到他,你就會在心裡有種「就是他了」的感覺。在這之前,花多久時間其實並不重要,
但請不要為了面子苦撐,工作環境不好、職位行業不對、老闆同事很糟,就要「立刻」閃人。
而且,其實這些事,你的內心都知道,只是你巴望著有轉機而已。
請不要忽略你內心的聲音,這跟考試的時候填答案卡一樣,心裡的第一個聲音,通常是最準確的。
10.新鮮人,忍辱不能負重、委屈不能求全、做你該做的,拿你該拿的。
工作是一生的事情,你會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花在這裡,幹嘛讓自己不開心?
文章出處:http://www.storm.mg/lifestyle/232239
轉載於轉載自呂秋遠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