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正向與靈性的生命態度……
彭慧玲(台北商業大學教授)
蔣美華 (社區諮商心理師)
生命有如玩一場「樸克牌遊戲」。上帝發牌,你我手中的牌有好牌也有不好的牌,如何將手中的牌打得最好,讓生命邁向積極的最佳狀態,堅持自己的夢想與願景,找到自己生命的鑽石。人的一生何其漫長,在現實生活中總有著這樣那樣的考驗與試煉。例如:讀書考試或各種聯考的失敗;全球金融海嘯中工作不穩定、面臨減薪、資遣或長期失業;親情間的衝突與矛盾、兩性間的愛恨糾葛;身體老化各種疾病的威脅,及天災人禍的意外慘劇等,如影隨形無所不在。當下感受到生命陷入谷底,一時間籠罩著絕望、恐懼的低落情緒,找不到生命答案,更找不到生命的出口與方向。此刻除了使用積極正向心理學,灌注人們希望與勇氣外,唯有探求人類生命底層的真相,才可能回應人生走到「不滿意、不能接受、又無法忍受」的地步。
這個生命底層的真相,就是內心深層的探索,即是靈性(spirituality),靈性是「一種內在真實存在的狀態」,隨時內省、反思、檢視、關照自己內在的需求,並與內在的自己做好朋友,找到人生的意義與和諧。所以愈認識、瞭解自己,愈能欣賞、接納自己,也愈能得到真正的自由與快樂,讓生命愈來愈開闊、自在。很多人都有電腦遊戲的經驗,有個初心者(菜鳥)僅有基本的特質與能力,配備少得可憐,只有好心人送的兩瓶藥水,其他什麼都沒有,不幸又中了暗黑法師失血的詛咒。當下你是選擇對抗詛咒,耗盡所有能量,最後砍掉重來;或選擇與詛咒和平共存,一邊保持體力能量,同時練練功、打打怪,增強自己的能量,等待光明法師來解咒呢?其實詛咒並不可怕,積極正向的生命態度才重要,是持續積極充實自己、或焦慮、害怕、沮喪、抱怨、坐以待斃呢?就看你的生命態度了。
在生命發展階段各有其必須完成的任務與危機。現今很多人到了中年期,事業有成、家庭穩定、社會地位也明確,可說功成名就什麽都有了,但總覺得不對勁,就是不開心、不快樂,不知道自己這一切是為了什麼?更不知道自己活著是為了什麼?因為外在的光鮮亮麗無法取代心靈內在深處的空虛與無價值感,而充滿了絕望與困惑,這正是中年的心理危機。到底怎樣的生命發展才是成功而有意義的呢?過去在理性、邏輯的有形物質思考模式中,「靈性」這個貼近個人內心底層的覺察與理解,就一直或經常被忽視,其實靈性才是個人生命的本質,自己才是生命發展的主導者、創造者與擁有者。此階段人們內心的不踏實、缺乏真實感,總渴望著真切地去經歷生命,所以只有隨著內在的召喚(calling),充分去經驗痛苦、失落、挫折、混亂及無力感,激盪出生命的熱情,最後與內在真我的靈魂相遇,才能完成生命的自在與圓融。
「意外的巧合」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斷出現,也就是生涯規劃中的意外,例如:因機緣閱讀了本書中八位名人的一句話、一個價值觀或一種人生價值的選擇,或師長的一席話、與生命貴人的偶遇……無意間解開自己心中的謎團、多年的疑惑,甚至改變了自己的一生,其實這種有意義的巧合是無所不在的,而那種感動即人靈共通的情感交流互動,常被我們指認為冥冥中注定的,其實這正是整個自然界的大宇宙正呼應著你真實內在的聲音,這是靈性、也是神性、更是佛性,這更是生命的本質,生命是一個禮物,上帝的恩賜要我們謙卑、努力、勇敢去履行活下去的任務。 容格曾說:「一個人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經歷自己的生命」。但這必須具備認知和接納生命真相的勇氣,並且遵從來自個人內在深層的召喚,才可能真實完成此生的任務。海寧格也說:「接受自己生命本然的面貌,傾聽自己靈魂深處的呼喚,不論好壞,都能向命運謙卑的鞠躬,表示同意,這樣我們就與命運和諧相容,放掉所有的『應該』,不再對自我把持不放,而回到生命本身,學會放下並臣服於個人內在的小宇宙,與生命實相融合,讓自己不同的面貌自由的表露出來,這才是真自由,也才有改變命運的力量,才能得到真實的快樂」。
生命的移動是走向快樂,傅佩榮教授也說:「走上快樂的人生」。過去文獻告訴我們,快樂與不快樂的人,並沒有特別不同,他們和別人不同的一點,是他們特別合群。積極正向心理學關注的是協助人們過更快樂、更充實、更有意義的生活。所以尊重自己及他人、找到生命目標、細細品味生活的感覺,勿急躁、心存感恩、能寬恕自己及他人的美德、接受挑戰。還有透過發現人們的長處與優點,在系統觀念中放大個人的優點,可以增加自我概念、自信心及自我效能感,自然可以消弭個人負向的情緒;協助人們去建構並感受快樂正向的生命經驗,培養對生活的專注參與投入感。如當你談戀愛、工作、休閒時,你覺得好像時間停止了而產生湧動的心流(flow)經驗,最後協助個人建構有意義的生活。 生命有如玩一場「樸克牌遊戲」。上帝發牌,你我手中的牌雖有不同,但都有好牌也有不好的牌,即使是一副爛牌,仍可積極學習「如何將手中的牌打得最好」,讓生命邁向積極的最佳狀態,堅持自己的夢想與願景,找到自己生命的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