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機器人可以頂替15個財務的工作,而且可以每周24小時*7日的工作。
一、德勤掀起了財務會計審計行業的革命
德勤(Deloitte & Touche)是世界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有自己獨立品牌。
德勤與Kira Systems 聯手,正式將人工智慧引入財務工作中,打開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德勤從此慢慢將自己在技術上的商業間接與Kira Systems在機器學習的先進技術相結合,
建立模型,從而製造出來一塊能供快速「閱讀」數千份複雜文件的「德勤機器人」,
從中攫取和構建文本信息以更好地作出分析。
看了下德勤機器人的H5界面,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他的強大。
其次是,能夠快速響應企業業務的變化和擴展,使之真正能達到100%全覆蓋。
並且,有了機器人之後,一個公司業務流程可以在數周內完成自動化升級,
內部自主實施變成了可能,具體細節大家自己看吧。
未來五秒以下的工作將全面被人工智慧替代!同時,
未來十年翻譯、簡單的新聞報導、保安、銷售、客服等領域的人,
將約有90%的工作會被人工智慧全部或部分取代。
未來,很多行業會被改造,更重要的是,這會是一個非常徹底的、
非常血腥的改造。那些不能接受互聯網+、AI+概念的公司,他們會被顛覆!
三、已經被改變的金融業
2000年,高盛在紐約總部的美國現金股票交易櫃檯雇傭了600名交易員。
但今天,這裏只剩下兩名交易員「留守空房」。
瑞銀在裁員路上也沒有落後,這是8年前瑞銀集團的交易大廳:
估計在兩三年後,交易大廳能空出一個足球場來~
四、數據揭露殘酷的現實
2016年全球12家最大投行的分析人員降至5981人,低於2015年的6282人,科技公司里的金融工作者逐年增長:
LinkedIn的數據顯示,Google 4.75萬員工里,有1200人曾經在全球排名前十的投行工作;
至少750名Apple員工來自投行;據CEO卡蘭尼克說,Uber員工中有一成到一成半來自金融服務業,
曾經在高盛工作的員工佔5%。
金融數據服務商Kensho創始人預計,到2026年,有33%-50%的金融業工作人員會失去工作,
他們的工作將被電腦所取代。Kensho開發的程序,做分析工作只需一分鐘,
而拿著高達35萬美元年薪的分析師們,需要40小時才能做完同樣的工作。
過半的券商從業者將不得不轉型。人工智慧(AI)首先替代的不是藍領工人,
首先再造的也不是製造業,而是金融業。70%(甚至更多)以上的證券業者都要轉型。
不轉就被淘汰。離錢近的,總是先被革命。
固然,人工智慧或許會讓一些行業永久消失,卻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
它解放了人類的創造力,但倘若你不去改變,就只能被社會淘汰,就只能失業。
Do not dwell in the past,do not dream of the future .Concentrate the mind on the present moment.
不要沉溺於過去,不要去幻想未來,集中注意力於現在。
過去的榮耀已經過去,將來的輝煌才屬於自己。如果你想把握未來,現在必須提升自己,趕上潮流的腳步。
馬雲預言:2017絕大部分白領會失業,大家都很困難!來源 創業(cy88365) 整理自 網路
1.未來經濟會很困難,並且大家都很困難。
2.中國不是實體經濟不行了,而是你的實體經濟不行了
3.強調五新必定是未來
4.新技術衝擊遠超想像,絕大部分昨天被認為是白領的工作將會失去
5.未來30年是傳統行業時代
6.人算不如大數據算
對於未來,馬雲指出這五點將改變世界
第一個新:新零售。馬雲認為,未來10年、20年,新零售將取代電子商務這一概念,
這是線上線下與現代物流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來的新的零售業,這個模式將會對純電商和純線下帶來衝擊。
第二個新:新製造。未來的製造業用的不是電,而是數據。個性化、定製化將成為主流,
IOT的變革將變為按需定製,人工智慧是大趨勢。
第三個新:新金融。金融業過去是二八理論,未來是八二理論,如何支持80%的中小企業和年輕人將成為重點。
互聯網金融會使金融業變的更加透明,更加公平。基於數據的互聯網金融才能做到真正的普惠金融。
第四個新:新技術。移動互聯網之後,所有基於PC的技術都將被移動化,基於互聯網和大數據的誕生創造了無數想像。
第五個新:新能源,就是數據。數據是人類第一次創造了資源,與衣服不同,
數據人家用過你再用會更值錢,是越用越值錢的東西。
這五個「新」將會方方面面改變人類。未來是知識驅動的技術革命、還是智慧驅動,
從向外看轉向向內看,未來100年人們應該知道什麼是不要的,才能懂得什麼是需要堅持的東西。
從規模和標準化驅動轉向個性化驅動,過去20年我們把人變成了機器,未來20-30年,我們把機器變成人。
未來不可怕,恐懼源於無知。
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
這五個新將會方方面面的對各行各業發動巨大的衝擊和影響,把握者勝,逆流著將會亡。
原文網址:http://m.news.sina.com.tw/article/20170515/22152560.html